多领域专家赴浙江零排调研真空排水技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2025元旦前夕,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执行主任陈剑,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主任华宣奎,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隗斌贤,经济学家卓勇良、谢柄超,体改专家张立群,经济学家朱春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执行副会长裘利兴等10余位行业领袖、专家和民营企业家就“全要素推动环境品质提升,污水零直排’真空排水技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这一主题,专题调研了联盟企业浙江零排城乡规划发展有限公司,交流研讨了真空排水技术在适应复杂地形、提升环境品质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以期有效服务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2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所含污染物也日益复杂,因此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大行动。此后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拓展建设内容,形成了整体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格局。202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2035年率先建成美丽浙江,要求“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快污水管网提升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改革。”由于早先采用的重力自然流收集污水方式易受地质、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加上自身技术的缺陷,容易造成堵塞溢流,另外,有些不可深挖或住宅交错复杂地段,无法通过传统技术实现截污纳管,没有彻底解决生活污水向周边环境直排,或渗入地下水、饮用水源问题,进而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围绕上述问题,浙江零排城乡规划发展有限公司向与会嘉宾作了《倡导真空排水,夯实污水处理基础,实现零直排》主题报告,建议推广真空排水技术,夯实污水治理基础。与会嘉宾现场调研了良渚真空水务实验室按实际应用建设的“污水真空收集系统”,观摩了该系统在恶劣环境的稳定运行,讨论了真空排水新技术在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应用与作用。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组委会执行主任陈剑认为,中国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升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60多岁,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饮用水的改善。在中国广大县域,当下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进一步提升的挑战。而农村污水治理水平,特别是污水收集水平,对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污水收集是污水治理的基础,特别容易忽视。因而选择怎样的污水收集技术,十分关键。浙江零排城乡规划发展有限公司在真空污水收集方面已有多年的技术积淀。特别是其显著技术优势,能够解决重力排水施工难题,实现污水应收尽收,可以直接服务于中国县域污水治理,进而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经济学家卓勇良认为,浙江这些年水环境有显著好转,这是从上到下积极努力的结果。但也必须看到,我省水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少量排放口仍在向河道直排污水,商家及居民的水排放及处理仍有一些问题,各类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依然在困扰我们等。各地当前正在开展十五五前期调研及思路研究,建议将水环境治理模式的迭代,排放系统的优化升级,AI等数字信息技术的采用,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选择。浙江零排城乡规划发展有限公司在真空排水的系统完善、主体组件的功能寿命及其数字化等方面具有较多技术突破,考察中给人深刻印象。建议他们加强推广普及和服务工作,注重商业模式,努力成为浙江水环境建设的生力军。 专家学者们还建议,浙江零排要在民生领域应用和文旅古村落项目上多着力,系统更小型化、人性化,保持技术优势;要从研学、普及环保知识上入手,向安全健康环保方向努力,履行好社会责任;要不断提高性价比,精准定位,跟着市场做好文章;要结合十五五规划调研,与循环经济千万工程相结合;要专注主业,更精准对接市场痛点,精准做好市场开拓;通过专家把脉,结合数字化分析,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及新技术融合发展创新能力上下功夫。 本次专题研讨肯定了真空排水技术特有的适应复杂地形、提升环境品质和节能环保等优势,可以有效服务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真空排水是利用负压作为动力源,具有一定的爬坡能力,能跨越特殊的地形、地貌,灵活布管设井。在遇到桥梁、溪流、市政管网时,也可以选择绕过或直接进行挂管施工,且负压管道浅埋、无需大型机械进场施工,施工方便快捷、工期短,更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浙江零排真空污水收集系统凭借着本身管道直径小、适用范围广、输送稳定、可控性强、环保节能等诸多特点,可以有效应用于文物保护控制区,或住户相对分散,污水不易收集,或地质多样、环境复杂、地势起伏大、河流多、水位高等特殊地域,使污水的收集和排放变得更加灵活高效。目前,正逐步在我国沿海省市推广应用。 |